《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十一章 : 平衡和失衡之间的那条线

我也发一篇
作者:诺娜·弗兰格林 发布人:王民菲 时间:2018-11-19 分类:五行书籍

《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一书是诺娜·弗兰格林(Nora Franglen)老师对自己三十多年五行针灸师生涯里所感所悟的集中表达。其在书中对于如何诊断主导一行,进而如何与患者相处及为患者治疗,做了极为深入的讲解和分析,是五行针灸师不断进阶的必读书之一。本书由杨琳翻译,中文版即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在本书正式出版前,其内容将在五行针灸学会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


第十一章

平衡和失衡之间的那条线

【天枢


把每一行的基本特点总结出来是比较容易的。火的声音是笑声,土的颜色是黄色,这一点也没错。不幸的是,人不是只由一行构成,而是五行俱全,且每个人的五行比例各不相同,各行之间又相互影响,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因此,我们永远也没有机会看到纯粹的某一行,看到的总是带了些许其他色彩的某一行,这就使得主导一行的判断不那么容易。我们需要一切有助于五行诊断的方法,因为五行诊断永无尽头,需要不断探索。当我们刚刚觉得自己掌握了某个方面的诊断,比如能够区别出火的笑声和土的吟唱声,就会遇到一个病人来挑战我们,明明是一个火行人,却没有火应有的那种声音。我们只好承认,自己对于五行的理解还要继续深入,因为针灸师的五行也会在诊断中扮演一个角色,所以每个人提取到的信息都是不一样的。


微信图片_20181119191521.jpg


向大自然学习五行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大自然简单、直接地展现出五行本真的面貌。我想,当提到春天或秋天,每个人都会很清晰地想到树上的嫩芽或是五彩的树叶。当然,每一行人都会有大自然那一行的特点,但是五行在人身上的表现就没有那么简单清晰了。春天,木的生机展现为一颗一颗迸出的芽苞,而生出芽苞的种子、芽苞成长后将绽放出的鲜花、结出的果实以及最后凋零的树叶则不会同时出现在春天,只会出现在与之相应的季节。而一个木行人却不会只有嫩芽,在人身上,木的芽苞总是与种子、鲜花、果实以及凋零的树叶同时存在,因为我们的脏腑各有对应的五行,因此每一行都必须时时工作以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我们体内的水、火、土、金可能不会在春天里起主导作用,但也不会像在大自然里那样消失不见或停止工作,因为每一行在木行人的身体里都有各自的分工,因而各有显现,它们的颜色叠加在木的绿色上,让木本来的绿发生了变化,变得模糊。这就好比一根树枝上既有春天的嫩芽,又有盛开的繁花,还结着累累的果实,即将凋零的秋叶也同时在枝头尽展其美丽斑斓。

 

因此,向大自然学习五行,以帮助我们对主导一行的诊断是有用的、必要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人类可比树复杂多了!剖开一棵树,可以看到树的结构非常简单。但是解剖一个人,我们会看到一层又一层复杂的结构,人体的每个部分又各有功能,因而又反过来影响人体的结构,用五行的语言来说,每个部分都会在底板的本来颜色上再加上一抹属于自己的色彩。

 

我们的五脏六腑与五行各有对应,相互协调工作,而核心就是每个人的护持一行。为了从相生相克的五行能量共同描绘出的复杂画面里找出那个独特的印迹,需要根据其重要程度将每一行分级,这正是最困难的地方。例如,我们是不是常会把水为了掩饰内心恐惧而发出的笑声当成了火的声音?或是把金行人泛黄的肤色当成了其为土的证据?依次对五行诊断的四个要素进行评估,尝试根据重要程度对其分级并进行比较,最后各个方面必须一致指向某一行。

 

还需要评估哪一行的表现是平衡的而哪一行是失衡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从身心健康的角度,到底什么是平衡、什么是失衡呢?正如一句老话所说,“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一切都是相对的,一个人平衡的表现在另一个人身上则可能是失衡。我在我的另一本书《灵魂守护者》里曾提到,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如果我们的主导一行遇到了困难,不需要也不应该视其为严重的问题,或是一个负担、一种烦恼,只想尽快解决然后将其抛诸脑后,而更应该把其看作个人螺旋式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使我们有机会不断成长进步。在我有生之年,我会一直为这个观点鼓呼,若非如此,人类为什么要不断进化得越来越复杂呢?现在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几分钟就可以学会使用电脑和手机,而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费老鼻子劲了还是学不会!人类的大脑如此不断地进化着,相信很快就可以发明出机器人来完成许多现在由人来做的工作,而人类则会有时间来进行更富创造性的活动。

 

既然长时间的平衡既不可能也不利于人类的发展,那么评估通过治疗给某一行多少扶持就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了。做评估的时候,必须将一个因素考虑其中:所有人、所有事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用我的话来说,是在经过人生或事情的不同阶段。我们的身体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明显,因此很奇怪对这一点怎么会有这么多怀疑,相信西医的某次抽血样本或组织活检结果与几分钟之后的身体状况是一样的也就罢了,但怎么可能几周以后身体的状况仍会丝毫不变呢!因此,平衡和失衡之间的那道线也总是在变的,没有一条确定不变的线。在判定某一行到底是平衡还是失衡之前必须考虑许多因素,比如,一个人脸发红,所以判断其火失衡了,但实际情况却可能是这个人高兴得脸红!

 

微信图片_20181119191529.jpg


气血是不断流动的,这是针灸的一个基本概念,因此我们相信每次治疗都会引起某些变化,而且会持续变化。这与西医的概念恰恰相反,西医会为治疗设一个固定的目标,比如降血压或消除头疼。我们认为,这种静态方法没有将时间因素考虑在内——时间本身带来的变化使得今天效果很好的一次治疗放在明天可能就完全不合适或全然无效了。因此,天天吃同样的药、或者总是针刺同样的穴位,与我们所理解的气血流动变化以及起伏的生活压力是不相应的。

 

一个人平衡与否同样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每个病人对治疗的反应都不同,每次治疗都应该根据病人的反应进行调整,所以做一个五行针灸师是相当不易的。即便到了现在,做了几十年的五行针灸师,这种高度的灵活和没有任何固定章法可循仍然是我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我有时候会想,要是我能在病人来之前就“知道”那天要给他/她做什么样的治疗就好了,这样就不用非得等到见到了病人,根据病人的表现、我的感觉,才能决定那天要怎么做治疗。所以,如果你的内心不够强大,五行针灸师这个职业恐怕不适合你!

 

(未完待续......)



点击阅读: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序言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一章:五行针灸师所面对的挑战(上)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一章:五行针灸师所面对的挑战(下)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二章:失衡的印记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三章:他人的他性(上)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三章:他人的他性(下)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四章:通往五行之路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五章:面对未知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六章:人之共性(上)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六章:人之共性(下)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七章: 我们对五行的反应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八章: 更多对五行的反应(上)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八章: 更多对五行的反应(下)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九章:对话五行

诺娜:《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第十章:压力下的五行




确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