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娜:五行名人(一)

我也发一篇
作者:诺娜·弗兰格林 发布人:王民菲 时间:2019-02-05 分类:五行书籍

《五行针灸随想录》诺娜·弗兰格林(Nora Franglen)的博客文集,其中收录了她从2010年至2013年的博客文章。本书以五行针灸师的视角,对人生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对五行针灸师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书由杨露晨翻译,即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部分内容将在五行针灸学会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不完全按书中的顺序)。


本博客的主要内容是我个人在五行针灸执业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许多文章记录了我随时随地对五行(木、火、土、金、水)的一些新发现和新理解。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一直深深吸引着我,每个人独具个性的表达都是其五行的外在表现,而每当发现某一行在我的病人、某个名人或我自己身上某种新的表现形式,都让我感觉如获至宝。因此,我的许多博客文章都是对五行在人类行为表现上更深一步的探索。若想对五行有更详细的了解,请参考我的其他书,特别推荐《灵魂守护者》。


2010年5月4日

让五行给我们惊喜


人之常情,我们都希望对事物的理解是万无一失的,一切都显而易见,无须再做过多的思考。对于五行的判定,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希望的。我们希望能把每一行都放进一个单独的盒子里,打上木或水的标签,然后再也无须思考。所有那些我们用来辨别木行或水行人的不同感官和情感特征,若是可以锁进盒子,从此世上再也不会有人提出任何异议,那将多么大快人心!这样一来,我们对五行的认识就会形成思维定式:这样的声音代表木的声音,那样的情绪会出现在所有水行人的身上。

很遗憾,世事并非如此简单。要想抓住一行的精髓可没有这么容易。分类过于死板,定然无法将五行的所有表现都囊括其中,于是,五行常以我们原以为是另一行的面目出现,让我们惊讶之余,不得已对原有的理解进行调整。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做五行针灸师不适合怯懦之人,因为我们必须承认,人是复杂多样的,不可能根据传统的泾渭分明的五行划分把每个人放到五个盒子里的某一个,要适应这样的挑战需要勇气。与其被辨别五行的困难所吓到,不如享受这种时时有惊喜的乐趣吧!

2010年10月11日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辨别五行

为了帮助五行的爱好者们,我正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想学习五行针灸治疗的人固然包含在内,而若只想深入了解人性,我也同样欢迎。我在取得针灸资格后不久,便独自上路,开始了最为深刻的五行学习之旅——当时有人叫我去夜校兼课,却发现自己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从水管工到退休人员再到待业在家的年轻妈妈一应俱全。现在想来,在向他们讲解我对五行的理解以及试图找到全班都熟悉的名人作为范例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不只是把五行当成针灸治疗的一部分,而同样将其视为理解复杂人性行为的途径。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学习五行都会受益,因为了解五行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丰富多彩的人性,至于是否要拿起银针给人扎针对这一点没有什么影响。

那么,我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到那些想要学习五行的人呢?显然,方法之一便是让他们在治疗室里与我或者其他五行针灸师一起观察,这样才能明确告诉他们为什么我们认为这个是木而那个是金。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针灸师或学针灸的学生,并且,即使是他们,也只有一小部分具备这样的条件——他们需要住在某位五行针灸师附近,或者乐意我们前去他们的诊室进行辅导。我会定期用这样的方法指导我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初涉五行之人,不管是何原因需要自学,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坐在电脑屏幕前,观看YouTube上的视频或者类似的五分钟左右的新闻人物访谈,这样的学习资源随手可得而且廉价高效,对我而言,这也依然是最有意义的学习方法之一。

若要进行五行的远程教学,我想这应是第一步。这样的课程是现在所亟需的。放眼世界,把教学重点放在五行上的课程远远不够。不幸的是,还有很多课程会教所谓与五行相关的附加知识,在我看来,此举弊大于利,反而让五行针灸沦为附属甚至地位更加低微。他们让学生以为自己在学习五行,实际却不然,这种名不副实的行为对五行针灸极为不利。

为了帮助那些学习五行的人能以更好更方便的方式学习,我正在准备一份名单,上面列有各行名人的名字供大家作为学习范例,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由于我从来没有在生活中见过或治疗过他们,我并不能保证这种远程诊断的准确性,因为只有治疗给病人带来的改变才能确认诊断,否则谁也无法确定自己是正确的。

从多个角度来看,木都是五行的起始以及生命的萌芽(尽管水作为生命的温床,也许才是真正的起始点),因此,我将自然而然从木开始。有关木的名单请见下一篇博客。

注:

由于上一篇博客中提出了帮助大家学习五行的建议,我已对《五行针灸指南》一书做出调整,在新版附录中加入了《自学教程》。对那些不熟悉五行针灸,又苦于找不到老师或课程来学习的人,这里面提供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有意者可以购买修订版的《五行针灸指南》。相信此书可以帮助大家在成为一名五行针灸师的道路上迈出第一步。

我在下一篇博客中的做法以及试图远距离为名人诊断五行实属冒险之举。由于我没有为任何一位名单上的人做过治疗,我的诊断是否正确便无从印证,但我想,比之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如此高深玄妙的五行世界时,有人挺身而出为后人指点迷津。作为英国人,我列举的大多数范例皆来自英语国家,所幸网络的神奇之处在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人的照片或短片。因此,希望其他国家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些范例观察到他们的同胞也同样具有的特征。

现将这些名字提供给大家,不过,若是日后经由更深的思考或更多的观察后改变了主意,也请接受我的歉意!正如我经常说的,“人都会犯错”,如果哪天我修改了诊断,也只是进一步印证了这样的道理——治疗师既要谦卑又要灵活,切不可自以为是。                                         

2010年10月11日

我认为是木的名人

 我认为以下名人之主导一行为木

        撒切尔夫人、小布什(George W. Bush,美国前总统)、鲍里斯·贝克尔(Boris Becker, 网球明星)、韦恩·鲁尼(英国足球明星)、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女王)、安妮公主(伊丽莎白二世之女)、约翰·普雷斯科特(前英国副首相)、Peter Snow(英国演员)、拉菲尔·纳达尔(西班牙网球明星)、Claire Rayner(英国知名专栏女作家)

        诊断要点

        紧张的肌腱,这一点通过视频也能观察到,尤其是嘴唇和脖子周围。

        紧闭的嘴唇,让嘴巴有些向下。你也可以尝试这个动作,会发现自己整张脸都变得僵硬起来。这个表情持续几秒钟就会让人感觉疲倦,除非你自己就是木,这个表情对你来说很自然。

        铿锵有力的话语(说话不是在陈述,而有一种告诉的特质在其中):咬字清晰。尽管木之声为“呼”,其声音却不一定像“呼”字所隐含的意思那样,说话大呼小叫,而是即使轻声说话,背后也有一种推力。

        给人一种能量正在释放、或准备释放的运动感,或者这一运动被压抑的感觉。

        当然,有时也会呈现出一种我们称之为“怒气不及”的状态,表现为木积极、外向的特质的缺失或压抑。这种情况下,声音像是在耳语,让听者不免有些恼怒,因为听起来实在费劲。需记住的是,每一行都会向他人投射出自己感觉最为自在的情绪。因此,木或许会很乐意让对方也感到某种程度的愤怒或恼怒,而这正是压抑在他们心中的情绪。

        治疗师须先了解自身之弱点和长处,才能帮助他人。也只有如此,才能尽量不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他们所要帮助的人身上。知道自己的护持一行,并了解这一行的所有挑战,对任何五行针灸师来说都是重要的一步。让人失望的是,有些治疗师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确定自己的五行,背后虽有诸多原因,但主要还是想避免过多了解自己。只有那些愿意承认自身之不足并努力克服的人才有资格去帮助别人。了解自己的五行便是这漫漫长路的第一步。

2010年10月16日
我认为是火的名人

 我认为以下名人是火

        相火:乔治·克鲁尼、汤姆·克鲁斯、突突大主教、郎朗

        君火:托尼·布莱尔、鲍里斯·约翰逊(伦敦市长)

        我总觉得君火(小肠和心)和相火(三焦和心包)很难区分,或许是因为我自己就是君火,身在其中反而很难看清,其他人可能会感觉容易很多。我的方法之一是——君火思考和说话的同时也在不停筛选,搜寻着它认为正确的字眼,因此,君火说话总给人犹豫之感。而相火开口之前会给自己更多思考的时间,因此说起话来显得口齿伶俐许多。

        诊断要点

        眼神很具亲和力,让人放松,仿佛想立刻与我们建立起一种温暖的关系,并希望我们同样以微笑回应。谈话时身体前倾并朝向对方。不合时宜的微笑或大笑。

        即使需要笑的时候早已过去,脸上仍带着笑意。这一点在眼角笑纹的位置最为明显,笑声虽已停止,笑纹仍在。需要记住的是,火享受的不仅是微笑给他人带来的温暖,微笑亦可以温暖自己。它享受着微笑本身。其他行因不同的原因而笑,但让自己快乐并不在其列。

        我们也应记得,每一行都会向他人投射出自己感觉最为自在的情绪。因此火会在不知不觉中制造出某种愉悦的氛围,自己也乐在其中。

        五行都会表达喜悦,也都会微笑和放声大笑,但我们必须学会将木、土、金、水表达喜悦的方式与火区分开来。每一行都有表达其所对应情志的方式,而其他行表达这种情志时则有所不同,学会区分这两者是五行诊断的秘诀之一。




确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