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针灸的核心思路 | “佟”话五行

我也发一篇
作者:佟博然 发布人:五行针灸学会 时间:2021-02-18 分类:学习感悟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825.jpg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831.jpg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829.jpg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834.jpg

这就开讲啦

五行针灸学习有点晕,五行概念咋回事,五行人肿么分……听佟医生话五行,给您说叨说叨,理清思路,以轻松的方式,科普五行的知识~


  •  第一回:五行针灸的核心思路



我的五行针灸之路,源自一个梗……


那还是遥远的大学实习期间,某日,跟诊中医科。


一女士因更年期不适来看诊,大夫摸了摸脉,一脸无奈地说,你就是想太多了,所以肝郁克脾(ps:肝郁是因为生气,脾虚是因为思虑过度)你不想那么多就好了……


患者姐姐也是够彪,直接怼了一句:能不想我还找你啊?


我严重怀疑,当时医生一口老血,自己咽回去了。


“你就是想太多了”约等于“多喝热水”,一句万能安慰人的话。基本上也是万能的“绝交式安慰”,我等低情商直男的标配。


回到这个案例,这个事到底归不归大夫管?


这种身心交叠情况很常见,大夫应对起来很头疼,我要是说:你去找心理咨询,一个两个也就算了,一天支走20多人,医生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职业价值。


翻开《内经》第一页就说调神为上。严格来说,这个调神可以归为中医的职责范围。


一晃很多年,直到遇到了五行针灸,这个事算是落了地。


五行针灸是怎么把“调神”、“治病”、“养生”结合在一起的呢?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841.jpg

1.  首先,心神和身体是个什么关系呢?


《内经》中有很多相关描述:“神不使…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这段大概是说,从治病的角度,心神的修正是身体康复的前提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两精相搏,谓之神。”(ps:这里的精,是精神魂魄的精)


这段大概是说,人的形成过程,心神在先,而身体在后。


所以,“调神”要和“养生治病”结合在一起,就得有个先后顺序。


在此,五行针灸有个经典比喻:假如身体是个房子,心神才是房子的主人。


如果我疯了,非要把马桶搬到厨房,你惹得起吗?今儿你给我搬回去,明儿我就把马桶搬被窝儿去。你要是能把我治好呢?我自己就把马桶搬回去了。


这里就是五行针灸的第一个基本原则:“神为君,气为政,万民为身”(我随口说的…没有出处)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845.jpg

第一个基本原则

  神为君,气为政,万民为身



2.  神怎么调呢?


神怎么就“不(hao)使”了呢?


总的来说两类原因:


一个是“神失守位”,一个是“神不明”。


  • 神不明是啥呢?

“心藏神……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就是心肝脾肺肾等十二脏腑,《内经》比做十二个官职,心就是万岁爷)


怎么算“明”呢?其实就是明白、知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意识清醒、有觉知。


再俗一点,自己知道自己咋回事,自己心里有数,这是精神内守的前提。严重的心神不明,就是意识障碍了,幻觉、妄想、思维错乱……


  • 啥叫神失守位

我们常听,“精神内守,气血乃顺,病安从来”。精神要是往里守,守啥呢?


守的是自己的本心,守的是自己的真心,用现在常用的词就是“遵从真我”,“活得像你自己”。


当然,自私和活成你自己不是一回事。


比如,我天生是个话痨,我也可以憋着,我也可以靠嘴混饭吃,这玩意又不危害社会。尊重自己独有的特质,自然活得身心愉悦。每天过的是自己想要的日子,自然是心无旁骛,精神内守,专心做你自己。



3.  五行人——守自己的位


《内经》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


你有你的自己,我有我的自己。咱俩不一样,生下来就不一样,这种天赋特质,无论好坏,各有优势。而且,一辈子不会改变。


这个天赋特质,可以分为五大类,也就是经文里说的“五行人”。


这,就是五行针灸第二个原则:“人分五行,心神五相,天生有异,尊崇本心,精神归位,气血乃顺。”


这五行人每一行,都会有一种独有的天赋特质。为什么有人说话慢悠悠,有人说话铿锵有力,有人则悠悠淡淡……这个好坏吗?明显是没有。


  • 声音,或者叫语气、语势,这就是五行人的特质之一。


  • 再说肤色,谁都想白,无奈这玩意……好吧……我承认这个有好坏……


  • 再说气味。呃……就说体香吧,有人是奶香,有人是清香……


这也跟五行人天赋特质有关,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影响,也就是人情志特质。


  • 情志特质里包含了两个重要部分,气质与性格。


  • 相对而言,气质是稳定且不易改变的。


  • 性格则是受到天赋特质与后天环境的共同影响…


(啥叫气质?同样一件唐装,你穿上像古风男神,我穿上像太极拳大爷……这就叫气质。)


不同五行的人,内心深处的需求不一样,以至于演化出来的性格、行为习惯、交往模式、压力应对方式、取舍标准……都不会一样。


比如有些人,更在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有些人也许更在意爱与被爱。


在意关系的人,可能更愿意与人打交道,而在意价值的人可能更愿意和事儿打交道。


天赋是这么安排的,但是,你妈不见得同意。她觉得学问比社交更有用……所以有的人,从小被允许做自己多一些,而有些人则少一些。


这种没有被允许做的“自己”,岂是那么容易放下的?慢慢都变成了心中的“执念”。正是这些执念让我们“外求”,而不在内守……


执念也引发了气血的异常循环,“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悲则气消,思则气结……”《内经》中这段描述,是一则大纲,细分下来,怒又演化,控制不得的怒,被伤害的怒,委屈的怒,急切的怒……


不同的细节感受,各有细节气血运行模式,也就各有各的病。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845.jpg

第二个基本原则

  人分五行,心神五相,

  天生有异,尊崇本心,

  精神归位,气血乃顺。



4.  心神如何归位?


神的归位,和气血归位略有不同。气血运行的原则复杂的多,所以中医调气血的细节很复杂:什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啥的……


而心神的原则,则十分简单。就一句话:尊崇本心,真实有爱。


有人问了,尊崇本心和针灸有毛关系……?


列位,中医讲万物皆“气”。换成好理解的,万物本质都是能量。气血是能量不?经络是能量不?脏腑是能量不?本心是能量不……必须是啊。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啥意思?就是说,只要是能量就分五大类。


这样一抽象就简单了。我是土行人,只要我的土的能量运转流畅,我的本心就流畅了呗。


至少来说,我的土行能量越流畅,我的本心,我自己真实所愿,就会越明显,越有力量。


那我是不是可以利用脏腑的五行、经络的五行来影响我的土能量能?当然啦。


这就指向五行针灸第三个原则:“扶持主导一行,推动本心呈现。”


这个“主导一行”,还有两个名字,“致病因素”、“护持一行”。


  • 主导一行,是说我们的气血、精神、乃至生活,都不可避免的打上了它的烙印。它对我们的影响不可估量。


  • 致病因素,是说当你违背你的本心,它必然成为你挥之不去的诅咒。


  • 护持一行,是说当你尊崇你的本心,它必然引导你实现个人配置最优化。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845.jpg

第三个基本原则

  扶持主导一行,推动本心呈现。



5.  治疗的完整体系


还说我和我的房子,我把马桶搬到被窝儿了……你把我治好,我就能把马桶搬回去了吗?


事实上不一定对吧,我是想搬啊,也得搬得动啊,马桶放在被窝的那几年怕是要了我半条小命,那还有力气搬回去?


这就指向了五行针的另一部分治疗策略,心神归位后,气血顺了,有些管道还需医生手动修复一下。这一部分统称“通阻滞”。


这里,五行针灸第四个原则:“扶持主行为核心,清除阻滞为辅助。”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845.jpg

第四个基本原则

 扶持主行为核心,清除阻滞为辅助。



6.  什么力量可以触动心神?


有人问,五行针能给自己扎吗?能到是能,你给自己手术也不是不可能,何况针灸。


问题是效果不咋好,为啥呢?


这涉及到一个很哲学的问题,是谁在调神?


是针在调?那什么样的针效果更好?好像都差不多。


是穴位在调?同一个穴位你扎和我扎效果咋就不一样呐?


是手法功力在调?很多新手一开门就屡创奇迹?哪有功力啊?


我觉得,神先身生,就像电影胶片先于画面,用画面上的东西去改变胶片是不可能滴。


所以,能调神的,只有神。换句话说就是医者的心,乃至我们背后更伟大的自然之力。


这就涉及到了五行针灸的第五个原则: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疗的根本。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845.jpg

第五个基本原则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疗的根本。



如此,这便是五行针灸的核心思路


  1. 以心神为气血之先导。


  2. 回归主导一行,即是心神归位,气血乃顺。


  3. 疏通阻滞,保障能量气血顺流通畅。


  4. 医患相处真心相对,心神共鸣。是针灸调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918.png
微信图片_20210218161921.jpg

且听下回分解

本回“佟”话五行先到这里,欲知后续精彩内容,且听下回分解~



微信图片_20191020192247.png
微信图片_20200605194041.png

 作者其他文章精选

微信图片_20200927084343.png



2.png

本文作者 | 佟博然

微信图片_20210218153746.png

五行针灸师



主治医师,中医学硕士。2010年本科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


在校学习期间,就认识到疾病的治愈与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很多缠绵难愈的内外妇儿科病,根本原因在于七情内伤,并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探索。2012年遇见五行针灸,以为这一法脉最为适合这一时代中国人的身心特点。2014年起,追随诺娜、龙梅和盖老师学习运用五行针灸,此后一直专注于五行针灸的临床和基础教学工作。


2014年冬,和太太闵彬彬一起在夜校讲授五行针灸公益课。2016年开班讲授五行针灸基础课程。2017年初至今,在同有三和教育文化公司担任五行针灸基础课讲师。


临床上,善于运用五行针灸治疗抑郁、焦虑、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症、儿童多动症及各种老年病。


【出诊信息】

同有三和中医北京医馆(望京)

出诊时间:每周四、五(暂为疫情期间)

约诊电话:132 6005 1138


d6b9d21124495b7109bb2fb50ebec7b5.png

2.webp.jpg





确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