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针灸学习有点晕,五行概念咋回事,五行人肿么分……听佟医生话五行,给您说叨说叨,理清思路,以轻松的方式,科普五行的知识~
俗话说,年纪越大越信命…
我年纪不算大,但也越来越觉得人似乎生下来就带着某种“冥冥之中,与生俱来”的印记。
闲着没事,给自己脑补一本《我的前半生》,不难发现我们变了……再品品又似乎觉得没有变,好像有那么一种状态始终让我们觉得很舒服,有一些想法始终埋藏在心底。
话说,我从小就是个话痨。上课在说话,下课也在说话……“叨叨”不绝,仿佛整个灵魂都化身为一张嘴……爹妈都绝望了,老师都无语了,跟我爹妈说:这孩子跟谁一桌都能说一天。
后来,这个行为肯定是被制裁了,社会也给我灌输了一个理念,深沉范、冷淡风才是男神,于是我也就开始这样要求自己。
多年以后,我以为自己变成那个风格了,但事实并不是……
我第一次参加五行针灸课程,盖老师跟我说,你让我想起我在英国的一个学生。我问,什么样的学生?答曰,一个想当金的土……
在五行针灸的领域,深沉高冷是“金行人”的特质,而“土”多半是懒洋洋的话痨,呃……换个好听点的说法是个“暖男”。
很多年了,那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听人告诉我,慵懒、话痨、随和……都是合理合法的,土行人生来就是这样的,无法改变也无需改变,我当时的感觉是如蒙大赦。
(Ps:为什么“随和”在我这儿也是个毛病?在我家乡那极北苦寒之地,动不动就是“你瞅啥?”“瞅你咋滴!”“你再瞅一下子?”“我就瞅了!”……你懂的~)
后来,我的人设逐渐解放了,我也成了一个善于叨叨叨,还能通过叨叨叨赚钱养家的人。
《内经》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
五行人这个概念,我想是个“灵魂属性”,与生俱来,一生不变。
不过灵魂属性这个玩意,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格划分。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八字、星座,还是色彩、芳香疗法,将人归类多半都是讨论人的“性格、习惯、行为方式”。
这些并不是一个人的“灵魂属性”,人来这世上“作妖”几十年,图个啥呢?按照《灵魂之旅》(迈克尔·纽顿)的说法,是来成长的,来学习、锻炼,让自己变得有爱、有担当、有耐心、有智慧、有情商………既然人是来学习的,那么,我就没有理由一辈子一成不变。
回想前几年那会儿我还抑郁着呢。(ps:现在想想天天假装高冷男神,背着各种人设包袱,不抑郁就出鬼了。)自尊心贼强,自卑又傲慢,喜欢证明自己,在意别人的看法,懒,追求完美,拖延,争强好胜,杠精一枚,龟毛挑刺处女座。虽然也不至于一无是处,比较而言,以前我确实如此。
然而在五行针灸洗礼下,这几年确实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东西从来都没有变,从始至终我都是个话痨,是个暖男,不是什么高冷男神,我逗比、看起来吊儿郎当、永远懒洋洋的表情。
然而,你若问我,这几样里哪一个会影响我成为一个有爱的人?哪一个耽误我有担当?哪一个影响我有智慧?哪一个影响我成为一个自信、自由的人?
很明显哪个都不影响!
所以,到底五行人的灵魂属性是什么?怎么区别这种灵魂属性?尊重自己灵魂属性有何意义?
这一属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
气质与性格是两个不交叉的概念,比如我们常说“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就是说人没那个贵气、没那个王八之气。这世上扮猪吃老虎的人不少,农民气质出手买房整栋整栋的也不是什么稀奇的段子。
所以看五行人,主要是看气质、气场,俗称给人的感觉。
不如我们做一个小小游戏来体验以下。
每个人都有一个气场,我们试着体验一下五行人的不同气场风格。
试一下,你坐在那不动,然后把全身气势往前扑,气场覆盖面前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你可表现得谦和、也可以霸气、可以痞、可以特朗普。
但是这个“气场”就是木的底色。
《内经》说,其志为怒,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季节为春。
试试让自己气场进入“木”的模式,你觉得怎么说话,最符合现在的气场?
诺娜用了一个词叫:“告诉”。
试一下,提起你的身体,坐姿积极主动一点。如果可以,最好模拟你的气场象是花朵绽放张开的一种感觉。
用你的眼睛看周围的每一个人。接下来无论有没有人理你,试着用你的眼神去友好地问候每个人。
在此基础上,你可很热情,也可以腼腆一点,可以保持严肃、不苟言笑,甚至可以因为对方不应你而生气。
但这个,就是火的气场。
《内经》说,其志为喜,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季节为夏。
试试,让自己进入“火”气场模式,看看你想怎么说话?
试一下,坐在椅子上,脑补一个画面。好像一勺蜂蜜倒在桌子上,慢慢缓缓地摊开……现在让自己的身体就这样摊在椅子上。此刻,你和你的椅子就是这世界的中心。
另一种方案,你模拟是匮乏的,缺钱、缺爱、缺陪伴……当你摊着的时候,用眼神告诉我,你想要更多,更安逸,更富足……
在此基础上,你可以坐直一点,但别忘了这种感觉。你可以像个小孩子一样等着别人来关心你。你可以邀请别人来分享你的安逸。你也可以模拟被一股沉重的负担压得摊在椅子里,也可以带着这个沉重站起来做点什么……
这个“摊开”就是土的气场。
《内经》说,其志为思(想要)、在天为湿(桑拿天那种)、在地为土,在季节为长夏(夏秋交接的桑拿天)
模拟一下,土的气场,你觉得什么样的语气最搭?(ps:土啊,确实容易卖惨,这是就五行能量对人的性格影响这部分来说。)
试一试,将你的眼神放到最远的地方。目光均摊到每一件事物上,其实什么都没看,让自己处在一种“睁眼瞎”的状态。
然后看着“空无一物”的“空间”。是的,我知道空间看不见,看就好,睁眼瞎就好。最后,让自己跟这“空间”待在一起。
或者另一个方案,你可以看着我,却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苍穹之外/大地深处的虚空之中。
在此基础上,你可以冷一点,也可以温暖一点,可以高处不胜寒一点,也可以对这无限的虚空表达无以言表的敬意。你也可以带着这个“空间感”去看你周围的人。
此时,你是何心境?这就是金。
《内经》说:在志为悲,在天为燥(天空燥爽其实就是啥也没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空、空间),在地为金,在季节为秋。
试试,模拟一下金的空间感,你觉得想说点什么呢?
试一试,你看着我,留一半注意力环顾四周,假设现在环境中藏着几个危险人物,是谁不知道……在哪不知道……几个人不知道……感受一下此时此刻你的姿态、气场、眼神、是什么样子?
另一个方案,你误入一个聚会,聚会上很多人,多一半都是你的债主等着找你麻烦。躲又没处躲,走又走不掉。你只能心中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此刻你的身体、姿势、气场都是什么样?
在此基础上,你也可以该干嘛干嘛,或者干脆当做是一个很刺激的游戏,或者将恐惧转为动力去干点什么。
这个“紧”、“缩”、“藏”、“游走”、又或是“冻住”、亦或是“急切”、“紧迫”的气场,就是水。
《内经》说,情志为恐,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季节为冬。一片蛰伏之中,蕴藏着不停地运动。呃……可能因为冻脚,得跳跳……
试一下,老师提问的时候,你在座位上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你说话是个什么调调?
至少不会是慷慨激昂,也不会自带笑意,也不太可能是慵懒安逸。如果是眼神悠远,语气淡然萧瑟,那你不是装x,就是绝望了……
以上这些就是通过模拟五行的气场来体验,灵魂属性自带的印记。当你去模拟不同气场的时候,不难发现,不同的气质气场,实际上对我们的心境是有影响的。
事实上,这个属于自己的五行气场,它作为我们的背景画面、BGM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那影响的就不是简单的心境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我们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模式。
但还是要重申一遍,灵魂来这世上作妖几十年,是为了成长的。要成长,第一步先确认我来的时候出场BGM什么样?先接纳自己的出场设定。
既然是来成长,那为啥要先接纳出场设定,甚至活成出场设定呢?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去模拟不同气场的时候,貌似有一个是你最熟悉,最舒服甚至不需要刻意模拟的?
对喽,就是ta,它是你内耗最小的状态;最容易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状态。
咱先把这个状态做到,内耗最低,配置最优,然后再来讨论成长的问题。
所以诺娜说,这一灵魂属性,即是祝福也是诅咒。
-
顺应它时,它是你的“护持一行”。
跟它较劲时,它是你的“治病因素”。
无论如何,我们的一生都受到这一灵魂印记的影响,所以诺娜更愿意叫它“主导一行”。
(ps:诺娜的老师,祖师爷华斯礼,则更愿意使用“致病因素”这一称呼。)
本回佟医生话五行先到这里,后文书我们会说说五行的气质气场,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哪些影响,五行人在成长中面临的课题又有哪些不同?
精彩内容,且听下回分解~~